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利企惠民的好事,却规模增幅"后劲不足" 企业年金何时"花开满园"?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04 10:08:59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日前,一份企业年金“半年报”新鲜出炉,摆上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处长王汝婷的案头: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已达355家,覆盖职工5.7万人。今年4月以来,市本级新增建制企业27家;宜兴地区新增建制企业11家,惠及职工2525人。

  “今年以来,全市建制企业明显增多,但总体规模仍有限,中小企业严重‘缺席’。”引发王汝婷思考的是,企业年金本是一件利企惠民的好事,为何规模增幅“后劲不足”?

  好政策遭遇“烦心事”

  “建立企业年金,不仅单位可以抵税,个人也可以实现增收。”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以我市试行企业年金近20年来,平均4%—4.5%的年化利率进行测算,如果职工每年缴费1万元,总共缴费20年,退休时每月领取的本金及收益可实现翻倍。同时,单位为员工缴纳的企业年金费用,在不超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5%的标准内可以抵税。

  事实上,早在2007年4月,我市就正式启动企业年金制度。这项“真金白银”的惠民政策,推行起来却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回顾从事企业年金业务的8年,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客户经理王玮玮听到最多的词便是“不需要”。“很多企业家把企业年金误认为是商业保险,觉得‘平白多一份支出,短期内又看不到回报,企业负担不起’。”此外,王玮玮发现,不少新业态群体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缺乏长远规划,认为“不如现在拿现金,留在口袋里做点投资”。企业年金的退出机制同样是个现实难题,因为这部分资金属于企业薪资延期支付的部分,目前来看,大部分跳槽或者辞职人员只是将自己个人缴纳的部分拿走或是转移,相当于个人不能享受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

  其实,不同于商业保险,企业年金实施方案须经人社部门备案通过后实施,以政府“有形的手”托底调控,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通过责任共担、互助共济,为职工养老加上“双保险”,因此也有着养老保险体系“第二支柱”之称。

  一个联盟能解决什么?

  近年来,市人社局联合市国资委出台了国有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指导意见。“目前多数国企已实现企业年金全覆盖,如何增加民企的企业年金覆盖率,是我们下阶段的重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韩永说。

  11月22日,“锡引力”年金发展联盟正式启动。“一个联盟到底能解决什么?”成为在场一百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民营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企业年金的运营成本很高。而资金规模越大,运营成本就越低,投资收益就越大。”“锡引力”年金发展联盟理事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李晓菲介绍,企业年金的管理方式分为企业年金单一管理和企业年金集合管理。前者适合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管理机构会为其资金制定“量体裁衣”式的投资计划。而中小企业委托的年金规模小,对管理机构缺乏吸引力,因此,由政府“搭台”、多家资深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人单位联合发起的年金发展联盟应运而生,以此破题中小企业“缺席”企业年金这一业界难题。

  据悉,联盟是以市场化、平台化思维搭建的合作平台。成立后,通过宣传增加企业年金知晓度,引导更多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促进信息、资本、技术等要素组合互动,提高企业职工养老待遇水平。

  企业年金的“无锡之解”

  破题企业年金之困,解法有多种,但适合城市特点的才是最好的。

  我市是省内首个成立年金发展联盟的城市,“搭建企业年金发展联盟”成为加快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无锡特色“解法”。这也并非是我市在企业年金上的首度创新。2017年,在国家出台《企业年金办法》前,我市率先出台了《无锡市企业人才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暂行办法》,为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开通了部分人员优先加入年金计划的绿色通道;2019年,创新出台村(社区)书记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解决村(社区)书记后顾之忧。

  每年评定“惠山工匠”,符合条件的纳入企业年金计划;只要留在惠山工作,惠山区将以筹集的1亿多元惠山工匠基金每年的投资收益部分,为其缴纳企业年金……今年,“惠山工匠”激励年金计划作为全国首创工匠年金,登上《江苏新时空》等多家媒体,受到广泛关注。惠山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年金为高技能人才引、育、留、用政策落地提供资金保障,把对工匠人才的激励有机融入社会保障体系,稳定高技能人才就业周期。

  如何让企业年金成为人才“招贤令”,无锡还在不断提出“新解法”——下阶段,将以各产业园区为单位,试点建立产业园区人才年金计划。同时,在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时,由人才集团统一发起建立年金集合计划,实现“统一合同签署、统一计划运行、统一待遇支付、统一管理运营”的“四统一”模式,营造良好人才生态。(徐兢辉、陈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