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的“杭州样本”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04 16:27:31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当九月的风从大运河边的田间地头拂过,掠过钱塘江畔崛起的创新创业楼群,素墙黛瓦间的发展活力被点燃,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富步伐越发坚定——

今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对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作出重要指示。殷切嘱托,凝聚信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我市引发强烈反响,各地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创造更多的杭州经验,打造“杭州样本”。

文旅融合 走出共富“新路子”

“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让临平区法根糕点的创始人李法根备受鼓舞。从老底子的味道到临平区域非遗共富品牌,法根糕点以非遗技艺传承为支点,探索新时代下的文化共富之路。

“现在我们创建了塘栖法根传统茶食制作工坊,推出各类体验活动吸引中小学生参与,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李法根表示,目前,工坊已帮扶2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增收约5万元。未来,工坊将继续探索“非遗+”的创新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助推共富路径的多样化发展。

作为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和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近年来,临平区已对上塘河、京杭大运河临平段、运河二通道等沿线的110项各级非遗项目进行了传承与创新,并对15家非遗工坊进行了优化提升,以非遗保护带动民众就业增收。

从大运河边来到之江畔,则是另一派和谐的乡村风貌。靓丽整洁的村庄、规则分布的阡陌,西湖区双浦镇“山水林田湖路村”生态修复和连片规划双线并进,牵头成立双浦现代农旅联合党支部,打造“乡村农旅产业联盟”,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文章。同时该镇联动村企组建工坊帮扶团,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共富工坊,全域推动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激发乡村文旅新活力。

双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方面,正以“铜鉴驿”驿站为串联,引流游客,连片开发和经营,在民宿、康养、文创、餐饮等多样化业态的推进中,探索构建乡村文旅品牌集群,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带。

精准服务 落好就业“关键子”

在6楼的家中吃过早饭,走到2楼公司办公室打卡上班,这是宝峰数科销售总监杨扬走过的“最短”上班路。今年5月,滨江区滨和社区人才创业“启梦空间”启动,这个“嵌”在未来社区的众创空间,让人才有了幸福感。 

为加大青年人才引育力度,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高新区(滨江)实施青年高质量就业创业行动,在全域范围定制化建设“安滨乐业”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目前,该区在物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等区域打造5个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创建3个省级高质量就业社区,建有2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设立近200家省市就业见习基地,为青年提供全流程求职服务、全场景就业帮扶以及全周期创业陪跑,推动高校毕业生通过高质量就业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今年1—9月,高新区(滨江)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89场,线上发布岗位11.4万个;引进35周岁以下青年大学生54057人,列全市第一。

要说2023年的就业热词,除了“人才招引”,“零工经济”必占据一席。拱墅区先后打造了东新、康桥、石桥三家街道级零工市场,开发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墅智聘”零工市场应用程序,将零工市场的线上岗位引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4小时便民服务区,滚动推送零工岗位。

同时,拱墅区还以“就业援助精准服务”为主线,分层分类做实援助帮扶,对就业困难群体“分级分类”开展“私人定制”式就业援助活动。今年以来,拱墅区联合杭州轻工技师学院组织来自东新、祥符等7个街道的全职妈妈开展网店运营培训活动。同时,通过数字就业服务应用场景,协同认定重点群体2.19万人,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4.8万人次,实现就业2.04万人。

如何用数据体现共同富裕推进成果,也是我市统计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统计部门开发建设了“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数字赋能创新构建重点,切实发挥“数库”优势助力共同富裕。打开共同富裕统计监测应用,重点群体的地区分布、年龄结构、群体规模等数据一目了然。

下一步,统计部门将继续优化数据库,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统计监测应用迭代,推进基础数据库在部门、基层的共享,并推进“人—户”关联,加快对家庭的精准“画像”,更好识别中、低收入群体。

联网连心 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

共同富裕离不开治理的创新,治理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上城区南星街道探索“全域全科”基层治理模式,细化治理最小颗粒度,通过“小小网格”让居民幸福“满格”,全力打造幸福街、幸福社、幸福巷。

“原先1幢的颜师傅因管线穿过客厅不同意改造,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沟通打消了顾虑,他也成了二供改造的骨干力量。”南星街道紫花埠社区工作人员应丽娜说,在推进紫花苑二次供水改造时,街道以党建治理“双网”融合底座为基础,挑选能力强、干劲足、群众认可的网格指导员及网格长共32人,形成“水务+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五级治理模式,开展入户走访、意见收集、问题化解。小区里曾有一个单元的居民对楼道内管线方案意见不统一,颜师傅主动做起了牵头人,现身说法,多次和社区、街道、水务公司上门沟通,最终居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经过为期半年的施工,紫花苑二次供水顺利完工,小区居民也喝上了放心水。

促进“居民自治”更上一层楼,南星街道已在社区培育了“王凤兰工作室”“阿凤娘工作室”等居民调解自治品牌,不断壮大民间和事佬队伍,入驻街社矛调中心,参与到“组团式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中,从源头上有效化解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工作中的“小矛盾、小纠纷”,并和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一同开展监督,让民生实事真正办到老百姓心里去,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小陈下班啦?来喝杯茶聊会天吧。”这个夏天,经过钱塘区临江街道高新社区“高新凉茶铺”的居民都会进来坐一坐、聊几句。这别开生面的凉茶铺,也是该社区“网格议事日”的特色场景。钱塘区在全区708个网格设立每周相对固定的“网格议事日”,围绕居民的普遍诉求、邻里的纠纷矛盾、发展的长远考虑等问题,把居民聚起来、让干部沉下去,探求最小治理单元的“最大公约数”,助力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

此外,钱塘区还以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为“小脑”,以综合管理人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村社网格员组成的3支队伍为“手脚”,打造成一屏指挥、一体调度的工作体系,凝聚基层“手脚”合力,有力破解了传统治理难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实时化、智慧化。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