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下单后又被取消订单 优惠下的“隐藏条款”要注意!

2023-11-02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每年双十一,“囤货”成为不少市民的习惯。昨天,市民姜女士向本报爆料,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白酒被取消订单,多次协商却无法解决。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遇上促销优惠满天“飞”时,如何保障自身权益?记者展开了调查。

  讲述

  下单三小时后订单被取消

  姜女士告诉记者,上周五,她先后在电商平台上,分别用自己和家人的账号各下单了两瓶白酒。“下单的时候是下午三四点,付款后就没再关注。到六点多时,我发现两个订单都被退款,同时显示交易关闭。”

  姜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卖家,但卖家回复说没有进行取消订单的操作,应是平台行为。姜女士联系了平台客服,客服称白酒属于优惠补贴类商品,同一个收件人不能享受多次优惠。对此回答,姜女士并不认可,她认为,购买时并没有看到规则提示,同时她确认订单并完成支付,就和卖方产生了约定,应该发货。平台单方面取消订单,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

  此后,姜女士要求平台升级处理这一纠纷,并多次联系平台客服。在姜女士的投诉电话录音中,客服先是回应称系统漏洞,以前也曾有类似问题;后来又说是因为监测到交易风险,因此取消订单;最终给出的方案,建议姜女士在平台重新找一家店铺下单。

  调查

  优惠商品下的“特别约定”

  针对姜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了搜索。当打开姜女士提供的购买链接时,该品牌白酒已经取消了相关的优惠补贴标识。记者搜索了类似商品,能够看到有相同标识的商品下,有优惠活动标签,标签第二行标有小字“限享1次”,字体较小。

  下翻进入商品详情,记者看到一个标题为“特别约定”的小贴片,写有:“1、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或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偿……”等条款。

  记者注意到,“特别约定”中还提及,定制酒、预售酒或页面约定满足条件的商品,需要满足条件后才能发货,否则订单无效,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

  对此,姜女士告诉记者,购买时并没有注意到有无这些提示,只是看到价格优惠就直接下了单。她提出疑问,“如果后台可以识别同一个地址,为什么还能成功拍下且付款?”同时她认为,即使按照规则,至少先拍下的那一单是生效的,“平台一下子将两单全部关闭,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现象

  消费者维权“吃哑巴亏”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部分市民遇到过类似情况。市民小许去年双十一购买了一双靴子,店家就以无货为由让她取消了订单。市民刘女士在直播间购买了旅行套餐后还未使用,就被商家单方面关闭了订单。

  反映问题的市民不少,但真正到管理部门投诉或是去法院起诉的情况却并不多。刘女士表示,虽然商家违约了,但想到跟对方沟通很麻烦,反正钱也退了,没时间去扯皮。在经过与平台客服的多次沟通后,姜女士表示很无奈,“我给平台注册地的12315打电话投诉了这件事,目前正在等待回复。”

  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消费者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楠建议,购买商品时,要认真阅读购物平台或商家关于活动的说明,避免因自身疏忽导致自身损失。发生类似的情况时,请第一时间联系商家和购物平台,确认订单被取消的真实原因,并与之协商。如果系商家的行为,必要时可向平台投诉;如果系平台的行为,必要时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同时,保留好事发经过的证据,必要时可前往公证处公证取证,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利。

  说法

  “特别约定”类条款有效吗?

  电商业内人士王先生解释,以记者看到的“特别约定”为例,初衷是为了保障更多消费者的购买需求,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的目的囤积商品。那这样的约定条款是否有效呢?

  吴楠解释,《用户协议》《活动规则》或《特别约定》系商家或购物平台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消费者协商的条款。依照法律规定,其应当被认定为格式条款。对于上述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商家或平台已经采取了诸如醒目位置放置、文字放大加粗等合理的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并对相应规则作出了合理的说明,那么该规则构成商家或购物平台与消费者合同关系的一部分,消费者应当受到约束。反之,如果商家或购物平台并未采取合理的方式向消费者提示、说明相关条款,致使一般消费者没有也不可能注意或理解相关条款的,消费者可以主张相关条款不成为双方合同的内容,由此不受其约束。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商家利用稀缺商品作为卖点,采用‘饥饿营销’等方式吸引眼球、获取关注,以求商业利益。”王先生表示,网络商家应该主动营造合法、诚信的经营环境,更多地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才能促使行业正向发展。

  提醒

  “全网最低价”玄机多 擦亮眼睛理性消费

  打折、满减、红包……正值双十一活动,各大电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下单,铺天盖地推出了各类花式促销。不少资深买家建议,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全网最低价”等标签迷惑,要擦亮眼睛、理性消费。

  首先,要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经营规范、知名度高、口碑及品牌较好的专业购物平台。多关注经营者的资质和信用,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购物前要理性思考自身需求,切莫“冲动购物”。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性能、口碑等方面的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同时,警惕“明降实涨”套路,切勿被“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促销口号蒙蔽双眼。

  最后,建议消费者提前了解退换货政策,在遇到不符合预期或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时,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付款前对商家相关政策进行详细了解,而且对于部分商家相对较为苛刻的退换货政策,应更加详细具体地了解退换货流程、退换货条件以及退换货方式,并留好相关凭证,避免在出现问题后无章可循和无迹可查。(记者 禾一)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