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烟火气” 引入“潮生活”?宁波路焕新,“美好”悄然发生

2023-09-19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大运河畔、拱宸桥东,藏着一条仅260米长的东西向单行道——宁波路。

咖啡店、鲜花店、汉服店……街西头,是宁波路上未曾有过的“潮生活”;烟酒店、棉花店、理发店……檐廊下,是隐于闹市的“世外桃源”。街上还长着42棵玉兰树,玉兰幽香处,烟火抚人心。

2016年至今,这条路共经历了3次微更新,基础设施、绿化景观、业态布局,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今年,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被列入拱墅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大运河幸福家园”现代社区建设示范项目,同时也是运河沿岸未来社区、桥西儿童友好街区的覆盖范围。

时光带给宁波路的,有变,也有不变。向着玉兰深处,我们一同探寻诗意慢生活,眺望最近的远方。

20年经久不败的“青梅”

走进宁波路,扑面而来便是生活。提及这份“烟火气”,开了近20年“青梅理发店”的朱青梅说得头头是道。

时钟拨回2004年。“我家就住在宁波路上的登云阁,当时路上来往的都是周边的居民,也没什么特色,就和杭州大部分的小路一个样。有次我下楼看见有家店铺在转让,就盘了下来,心想在家门口开个小店总归自在些。”就这样,宁波路上多了一家以老板娘名字命名的理发店。

“青梅,走了啊。”“慢走,有空过来坐。”理发店面积不大,门面也不起眼,生意倒挺红火。

“刚刚这个客人住在桥西,今天带着她孙子来剪头发,这孩子的满月头也是我剪的,一剪就是10年。”朱青梅熟练地扫干净地面上的碎发,眉眼带着笑意。

“一些老客来店里,还会顺手带点水果或者零食,拉拉家常的工夫,头发就剪完了。”朱青梅性子直爽藏不住事儿,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有时候遇到烦心事,街坊邻居一眼就看出来了,会先陪我聊聊天,再说剪头发的事儿,感觉像家人一样。”

棉花店、五金店……这些开了10年以上的老店,店还是那家店,店里的人还是那群街坊,闲聊的也还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店外面,一些小而美的变化却在悄然发生着:风格统一的门头,看起来更清爽了,根据理发店、美甲店等业态装饰了复古门面,更有特色了;人行道、绿化带、路灯箱上都隐藏着玉兰花元素的“彩蛋”,作为宁波路标志之一的檐廊得以保留的同时,整体高度提升了20厘米,行走时少了逼仄感,店铺内也更显亮堂。

“感觉变了,又感觉没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家住宁波路的徐师傅站在老店橱窗前,仔细想了想,“非要说改变的话,我感觉住在这里的幸福感在不断增加。”

走进运河边的古风“四姐妹”

沿着丽水路北上,转到宁波路三岔口,你将收获一份老街区改造带来的新“惊喜”。

醉幽国风馆是这条路最靠近拱宸桥的店面。运河风起,裙袂飘飘。在大运河畔开一家汉服店,是无数国风爱好者的梦想,而“林家”四姐妹,已将之变成了现实。

因喜爱诗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4位合伙人分别取艺名为林晓幽、林染、林霜和林醉。

走进店内,近千套各式华服,琳琅满目的精美饰品,带你开启一场古风之旅。“唐制汉服颜色鲜艳明丽、层次分明、装饰华丽,西北少数民族的‘胡风’也很是流行;宋制汉服款式相对简约,日常穿着更为方便,多了一份素雅的韵味。”除了给客人搭配衣饰外,四姐妹也爱聊聊不同服饰背后的文化变迁与时代特征,“希望通过汉服这个媒介,吸引更多人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作为城北地区少有的汉服馆,醉幽国风馆的落地也缘于一次邂逅。林染与林霜、林醉是发小,此前在富阳开过个人工作室,“当时主要做妆造和外拍,没有汉服售卖,而且离主城区有一定距离,给我们业务的开展带来了一些困难。”六七年前,林染从富阳嫁到拱墅,就住在宁波路上。今年上半年有次出门,林染看到了改造围挡上的招商信息,“两三年前我们就想在市区开家店,另一位合伙人林晓幽也从江苏嫁过来,大家碰头商量后,5月份向街道提了承租的想法,街道对我们的业态很感兴趣也很支持。”

醉幽国风馆是此次宁波路提升改造中入驻面积最大的店铺。“现在店里有汉服租赁、售卖、妆造、外拍等服务,也售卖一些自己制作的陶瓷工艺品。”林染表示,之前开工作室时积累了一些老客,7月底新店刚开业,就有老客赶来购置了新汉服,做好妆造后出门便是拱宸桥和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非常出片。“慢慢地,这片的邻居也都注意到我们店,有来买发簪的小姐姐,也有为孩子选购汉服的家长。”

浮雪点茶、No.33茶咖、花四禧鲜花……醉幽国风馆隔壁,一些适合安静发呆的治愈系新店,代替了先前几乎废弃的铝合金店、回收站。夏日晚风吹拂,饭菜香夹杂着茶香、花香和咖啡香,在熟悉的“烟火气”中,还能寻得诗意慢生活。

采访临近尾声时,四姐妹向记者展示了她们新创作的店招,设计图上一位古风少女立于玉兰花下,目光远眺,前路似锦……

两个“一米”背后的巧思

宁波路的沉淀焕新,最大特点是先有内容,再做设计。这些内容的重要生产者,正是生活在宁波路的居民和商户们。

“去年9月召开的第一场邻里议事会,我们请居民坐下来一同议事,围绕留什么、改什么、怎么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协商,到现在共召开了4场议事会和1场儿童观察团分享会。我们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倾听民声民意、厘清街区脉络、找准提升改造方向,确保了后续施工改造阶段的快速推进。”拱宸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钟鸣表示,舍得花时间与精力去了解老百姓切实的需要和诉求,尝试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打造出群众心中美好、有温度、有质感的街区。街道基层民主协商平台“红茶议事会”提出的132条意见,其中80%在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实现,拱宸桥街道于细微处着手,不断打磨共富基本单元的“衣食住行”,打造大运河幸福家园。

人气店铺No.33茶咖,招牌下摆放着小巧的折叠椅和茶几,一旁的盆景绿植长势喜人,因着视野开阔、绿意环抱,这个户外座位成为不少顾客的首选。

看似随意的摆放,其实都遵守着“一米公约”。“在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打造过程中,我们邀请相关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辖区人大代表、居民、商户、物业人员等多方共议,形成了诚信守法、友善沟通、合理规划、依规摆放等一系列‘自治公约’。”钟鸣表示,沿街店铺可以在门前一米区域内自行设计规划,通过审批后方可按照方案进行布置,“这是对店前区域功能的一次突破,在确保通行功能的同时,使这个空间多了社交和休闲功能。”

“一米”,在宁波路不仅是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也是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的温暖。

拱宸邻里·阳光家前的小广场上,“长”出了一块“迷你城市”,红绿灯、斑马线、指示牌等一应俱全,成为孩子的交通科普乐园,让小朋友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阳光家原先还只是小区旧车棚,改建后引进了专业的幼托品牌,构建“双龄共养”老幼共融新模式,把幸福写进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生活中。

“奶奶,开车咯!”小朋友稚嫩的童声,勾起了老城北人的回忆。新昌路小公园内,还原了一处“151路记忆站台”,投币箱、木座椅和线路牌,为孩子们留住了杭州首条电车路线的痕迹。“微缩拱宸”复刻了拱宸桥周边的历史地标建筑,“共享长桌”还原了邻里闲话家常的场景,“星星花园”提供常见植物知识的科普……

拱宸桥区域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巷,天然具备了“儿童友好”的条件。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构建起一个“生活圈”,与西岸国际艺术园区的“自然圈”和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圈”有机串联,成功打造了杭州首个儿童友好街区。

如今,当我们说起宁波路美好生活街区时,不再只局限于这不到300米的距离,在毗邻的新昌路、姚家坝河岸等区域,林荫漫步带、市井生活带、河岸生态带和新昌路绿轴焕然一新,构筑起一条围合型街区,让“美好”在大运河畔悄然发生……

记者手记

打造幸福街区的“留”与“变”

深入了解宁波路,打动我的不仅仅是呈现在眼前的“美好”,还有打造这份“美好”背后的思考和匠心。

宁波路的“留”,留住的不仅是街区的老店,也是居民消费之余的社交空间,更是构建邻里社会、熟人社会的根基。街道在宁波路上打造了“玉兰集”邻里共享艺术空间,用于展陈见证街区变迁的影像、物件,居民的创作也有机会在此呈现,留住了属于这片土地的珍贵记忆。

宁波路的“变”,是符合老街区生长规律的改变。街道前期花费许多精力将与街区功能不符的店铺统一回租,在招引新业态时就能掌握主动权,让适合街区发展的业态进驻,并能通过政策优惠给新业态以培育期。

这样的思考,融入了宁波路的每一寸肌理,也是“美好”二字的底气所在。期待来年3月,玉兰花开,这份“美好”能在宁波路绽放得更加璀璨。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